好山好水出好品,泗水电商紧盯当地特色农副产品
好山好水出好品,泗水电商紧盯当地特色农副产品
好山好水出好品,泗水电商紧盯当地特色农副产品泗水多山,山地丘陵(qiūlíng)占了全县面积的60%以上;泗水又多水,泗河是当地最主要的灌溉河流,山地丘陵间沟河(gōuhé)众多(zhòngduō),在这些沟河上建起的大大小小的水库、塘坝,保证着周边农田的用水。
多山又多水,让泗水(sìshuǐ)的(de)山水之美(zhīměi)名声在外。好山好水出好品,说起泗水的好品,最为人知的是地瓜。山地丘陵土层薄,很适合栽种抗逆性强(qiáng)的地瓜。说起泗水的地瓜,当地人有讲不完的故事,其中便有以下两个。
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叫庞海波,今年35岁,是(shì)泗水县圣水峪镇东野村农民。他很年轻便跑大(dà)货车,全国各地帮人送货。2016年,他帮助河南的一个大客户把地瓜(dìguā)送到北京。他对(duì)地瓜太熟悉了,小时是看着(kànzhe)漫山遍野的地瓜长大的,长大后拿起一个地瓜,掰开看看,不用(bùyòng)尝,他就(jiù)知道好不好吃。庞海波对北京的老板说:我家乡是丘陵山地,种出的地瓜很好吃。我回去种地瓜,种出的地瓜,你收不收?老板乐了:只要品质好,我怎么会不收?
庞海波(hǎibō)2017年开始种地瓜,种出的(de)地瓜很受北京的客户欢迎。只靠自己种不了多少地瓜,他便带领村(cūn)民种,很快周边12个山地丘陵村的农民跟着他种起地瓜。这些农民种出来的地瓜,庞海波以保护价收购(shōugòu)。
2020年,庞海波卖掉了大货车,在山东省农科院的(de)帮助下,他拿出300亩地(dì),开始试种、筛选最适合当地种植的地瓜。为(wèi)带动更多的农民种地瓜,他开始大面积育脱毒地瓜苗。
到现在,庞(páng)海波一年繁育脱毒地(dì)瓜苗2亿多(yìduō)株,把一亿多斤地瓜卖往全国各地。“电商和直播帮(bāng)了我大忙,我和客户说得最多的(de),是我们这里有这么好的山这么好的水,是丘陵山地上种出的地瓜最好吃。电商和直播间放大了我的声音,我一年才能卖出这么多地瓜和地瓜苗。”
庞海波(hǎibō)进行繁育地瓜苗的地块。
第二个故事的主人公叫(jiào)连宇,1976年出生。2019年5月,她辞去了企业高管的工作,自己(zìjǐ)创业,成立了山东草源红生态科技园,之所以叫这个名字(míngzì),因为她是内蒙古人,被招聘来泗水工作,并(bìng)在泗水成家立业。
自己创业,边宇有更多的时间到农村中去。她发现农民的地瓜(dìguā)收获后,几乎全靠(quánkào)贩子上门收购(shōugòu),农民卖地瓜没有定价权。2020年春天,她就带着自己的团队,开始录制与地瓜相关的视频,从栽地瓜苗(guāmiáo)到田间管理一个环节不漏。当年秋天地瓜收获后,她在直播间里帮助农民卖地瓜。当年地瓜市场价是(shì)每斤1元钱,她从农民手里收的地瓜每斤比市场价高(gāo)0.2元。
网上卖地瓜(dìguā)销量并不是很大,连宇便从网上引来大客户,让大客户直接(zhíjiē)与地瓜种植大户和种植专业村对接,让泗水更多(duō)的地瓜卖到全国各地。
2023年,连宇建起了一个地方性区域电商(diànshāng)平台“立方城”,泗水出产的地瓜、花生、西瓜、蔬菜等在(zài)平台上被推介、销售着。“只要(zhǐyào)是泗水产的东西,我这里可以都(dōu)有。如果有客户想买泗水产的东西,我的平台上没有,我保证10分钟内产品在我平台上架。”她说。
泗水县商务局商务发展中(zhōng)心副主任王春风说,泗水县现有电商主体652家,网络店铺6028家,从业人员2800余人,每年农村年网零额13多亿元。 “在(zài)这些电商主体和(hé)网络店铺中,销售(xiāoshòu)泗水县农副产品的发展很快,并且前景很被看好。全县有多少电商主体和网络店铺在销售泗水县农副产品,一年能(néng)销售多少,我们正在摸底。”
泗水县商务局电商科副科长秦乐说,电商看中(zhōng)(kànzhòng)的,不仅是泗水县出产的农副产品,还有勤劳手巧的泗水人。泗水慧美佳宇商贸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生产与销售于一体的服装公司,主要通过电商及直播进行销售。这家公司主营(zhǔyíng)的是具有泗水地方特色的手工(shǒugōng)类纯棉棉衣(miányī)。这种棉衣,需要熟练工人来(lái)完成,而泗水以妇女为主的农民中,不缺这样的熟练工人。这家企业除了自建的加工车间,还在(zài)各镇各村设立加工点,吸纳200多人就业。有了质量可靠(kěkào)的、数量稳定(wěndìng)的棉衣,这家公司的8名带货主播基本全天进行直播,公司现阶段日均发货量约2000单。
好(hǎo)山好水好产品引来了做电商的(de)人才。泗水县圣水峪(yù)镇椿树沟村的孔先大学毕业后回到泗水工作,并在县城结了婚。为了支持椿树沟村的发展,他和妻子都辞去了县城的工作回了村。
孔先的大学同学曹永是辽宁省盘锦市人,他在北京工作,还在北京结了婚。2025年2月,曹永带着妻子陈恩恩来到椿树沟村,4个年轻人开始(kāishǐ)在农村(nóngcūn)创业。“我出生(chūshēng)在农村,农村现在(xiànzài)太缺人了,想(xiǎng)要发展离了人不行。”30岁的曹永说,“陈恩恩干的是自媒体,我们想通过电商打开椿树沟村的发展之路。”
4个年轻人回到椿树沟村后,在网上讲椿树沟村的(de)故事,说这里(zhèlǐ)的淳朴民风,拍这里的干净山水,展示这里独特的物产。“这周边的村庄(cūnzhuāng)都是以丘陵为主,很适合发展果树栽(zāi)树,我们想着(xiǎngzhe)是先走(zǒu)果树+树下养鸡的路子,打开创业的突破口。今年我们新栽的30亩梨(lí)、杏、樱桃等,进入结果期后,果园里3月便有成熟的果,直到深秋枝头还有果,我们想走旅游采摘的路子,因此考虑到了果实的不同成熟期来栽果树。我们已经在果园里养了1100只鸡苗。”曹永说。
圣水峪镇(zhèn)宣传科科长张立楠说,圣水峪镇共有林果2万亩(wànmǔ),这些林果为电商提供了大量(dàliàng)的优质果品。孔先、曹永等4人回到圣水峪镇,通过宣传好山好水在网上卖出好产品,既对当地农民有很好的示范(shìfàn)带动作用,又能进一步推动圣水峪镇的林果业发展。
王春风说,为推动泗水县农村(nóngcūn)电商的发展,泗水县这些年一直在(zài)加大电商人才培养力度,每年(měinián)都要举办两三期培训班,每年培训电商人才三四百(sānsìbǎi)人。“泗水县农村有了更多的电商及电商人才,才能更好地把泗水县的农副产品销售出去。”
(大众新闻(xīnwén)·农村大众记者 孙成民 通讯员(tōngxùnyuán) 包庆淼 杜正义 刘凤娇)
泗水多山,山地丘陵(qiūlíng)占了全县面积的60%以上;泗水又多水,泗河是当地最主要的灌溉河流,山地丘陵间沟河(gōuhé)众多(zhòngduō),在这些沟河上建起的大大小小的水库、塘坝,保证着周边农田的用水。
多山又多水,让泗水(sìshuǐ)的(de)山水之美(zhīměi)名声在外。好山好水出好品,说起泗水的好品,最为人知的是地瓜。山地丘陵土层薄,很适合栽种抗逆性强(qiáng)的地瓜。说起泗水的地瓜,当地人有讲不完的故事,其中便有以下两个。
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叫庞海波,今年35岁,是(shì)泗水县圣水峪镇东野村农民。他很年轻便跑大(dà)货车,全国各地帮人送货。2016年,他帮助河南的一个大客户把地瓜(dìguā)送到北京。他对(duì)地瓜太熟悉了,小时是看着(kànzhe)漫山遍野的地瓜长大的,长大后拿起一个地瓜,掰开看看,不用(bùyòng)尝,他就(jiù)知道好不好吃。庞海波对北京的老板说:我家乡是丘陵山地,种出的地瓜很好吃。我回去种地瓜,种出的地瓜,你收不收?老板乐了:只要品质好,我怎么会不收?
庞海波(hǎibō)2017年开始种地瓜,种出的(de)地瓜很受北京的客户欢迎。只靠自己种不了多少地瓜,他便带领村(cūn)民种,很快周边12个山地丘陵村的农民跟着他种起地瓜。这些农民种出来的地瓜,庞海波以保护价收购(shōugòu)。
2020年,庞海波卖掉了大货车,在山东省农科院的(de)帮助下,他拿出300亩地(dì),开始试种、筛选最适合当地种植的地瓜。为(wèi)带动更多的农民种地瓜,他开始大面积育脱毒地瓜苗。
到现在,庞(páng)海波一年繁育脱毒地(dì)瓜苗2亿多(yìduō)株,把一亿多斤地瓜卖往全国各地。“电商和直播帮(bāng)了我大忙,我和客户说得最多的(de),是我们这里有这么好的山这么好的水,是丘陵山地上种出的地瓜最好吃。电商和直播间放大了我的声音,我一年才能卖出这么多地瓜和地瓜苗。”
庞海波(hǎibō)进行繁育地瓜苗的地块。
第二个故事的主人公叫(jiào)连宇,1976年出生。2019年5月,她辞去了企业高管的工作,自己(zìjǐ)创业,成立了山东草源红生态科技园,之所以叫这个名字(míngzì),因为她是内蒙古人,被招聘来泗水工作,并(bìng)在泗水成家立业。
自己创业,边宇有更多的时间到农村中去。她发现农民的地瓜(dìguā)收获后,几乎全靠(quánkào)贩子上门收购(shōugòu),农民卖地瓜没有定价权。2020年春天,她就带着自己的团队,开始录制与地瓜相关的视频,从栽地瓜苗(guāmiáo)到田间管理一个环节不漏。当年秋天地瓜收获后,她在直播间里帮助农民卖地瓜。当年地瓜市场价是(shì)每斤1元钱,她从农民手里收的地瓜每斤比市场价高(gāo)0.2元。
网上卖地瓜(dìguā)销量并不是很大,连宇便从网上引来大客户,让大客户直接(zhíjiē)与地瓜种植大户和种植专业村对接,让泗水更多(duō)的地瓜卖到全国各地。
2023年,连宇建起了一个地方性区域电商(diànshāng)平台“立方城”,泗水出产的地瓜、花生、西瓜、蔬菜等在(zài)平台上被推介、销售着。“只要(zhǐyào)是泗水产的东西,我这里可以都(dōu)有。如果有客户想买泗水产的东西,我的平台上没有,我保证10分钟内产品在我平台上架。”她说。
泗水县商务局商务发展中(zhōng)心副主任王春风说,泗水县现有电商主体652家,网络店铺6028家,从业人员2800余人,每年农村年网零额13多亿元。 “在(zài)这些电商主体和(hé)网络店铺中,销售(xiāoshòu)泗水县农副产品的发展很快,并且前景很被看好。全县有多少电商主体和网络店铺在销售泗水县农副产品,一年能(néng)销售多少,我们正在摸底。”
泗水县商务局电商科副科长秦乐说,电商看中(zhōng)(kànzhòng)的,不仅是泗水县出产的农副产品,还有勤劳手巧的泗水人。泗水慧美佳宇商贸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生产与销售于一体的服装公司,主要通过电商及直播进行销售。这家公司主营(zhǔyíng)的是具有泗水地方特色的手工(shǒugōng)类纯棉棉衣(miányī)。这种棉衣,需要熟练工人来(lái)完成,而泗水以妇女为主的农民中,不缺这样的熟练工人。这家企业除了自建的加工车间,还在(zài)各镇各村设立加工点,吸纳200多人就业。有了质量可靠(kěkào)的、数量稳定(wěndìng)的棉衣,这家公司的8名带货主播基本全天进行直播,公司现阶段日均发货量约2000单。
好(hǎo)山好水好产品引来了做电商的(de)人才。泗水县圣水峪(yù)镇椿树沟村的孔先大学毕业后回到泗水工作,并在县城结了婚。为了支持椿树沟村的发展,他和妻子都辞去了县城的工作回了村。
孔先的大学同学曹永是辽宁省盘锦市人,他在北京工作,还在北京结了婚。2025年2月,曹永带着妻子陈恩恩来到椿树沟村,4个年轻人开始(kāishǐ)在农村(nóngcūn)创业。“我出生(chūshēng)在农村,农村现在(xiànzài)太缺人了,想(xiǎng)要发展离了人不行。”30岁的曹永说,“陈恩恩干的是自媒体,我们想通过电商打开椿树沟村的发展之路。”
4个年轻人回到椿树沟村后,在网上讲椿树沟村的(de)故事,说这里(zhèlǐ)的淳朴民风,拍这里的干净山水,展示这里独特的物产。“这周边的村庄(cūnzhuāng)都是以丘陵为主,很适合发展果树栽(zāi)树,我们想着(xiǎngzhe)是先走(zǒu)果树+树下养鸡的路子,打开创业的突破口。今年我们新栽的30亩梨(lí)、杏、樱桃等,进入结果期后,果园里3月便有成熟的果,直到深秋枝头还有果,我们想走旅游采摘的路子,因此考虑到了果实的不同成熟期来栽果树。我们已经在果园里养了1100只鸡苗。”曹永说。
圣水峪镇(zhèn)宣传科科长张立楠说,圣水峪镇共有林果2万亩(wànmǔ),这些林果为电商提供了大量(dàliàng)的优质果品。孔先、曹永等4人回到圣水峪镇,通过宣传好山好水在网上卖出好产品,既对当地农民有很好的示范(shìfàn)带动作用,又能进一步推动圣水峪镇的林果业发展。
王春风说,为推动泗水县农村(nóngcūn)电商的发展,泗水县这些年一直在(zài)加大电商人才培养力度,每年(měinián)都要举办两三期培训班,每年培训电商人才三四百(sānsìbǎi)人。“泗水县农村有了更多的电商及电商人才,才能更好地把泗水县的农副产品销售出去。”
(大众新闻(xīnwén)·农村大众记者 孙成民 通讯员(tōngxùnyuán) 包庆淼 杜正义 刘凤娇)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